欢迎来到东莞市广用电子有限公司官网!

行业资讯
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资讯 >> 行业资讯 >> 浏览文章
异步电机
时间:2020-07-17  点击量:

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电动机不起动

1.电源未接通:检查开关、溶丝,各对触点及电动机引出线头。

2.绕组断路:将断路部位加热到绝缘等级所允许的温度.使漆软化,然后将断线挑起,用同规格线将断掉部分补焊后,包好绝缘,再经涂漆,烘干处理。

3.绕组接地或相间、匝间短路:处理办法同上,只是将接地或短路部位垫好绝缘,然后涂漆烘干。

4.绕组接线错误:核对接线图,将端部加热后重新按正确接法接好(包括绑扎、绝缘处理及涂漆)

5.熔体烧断:查出原因,排除故障、按电动机规格配新熔体。

6.绕线转子电动机启动误操作:检查集电环短路装置及起动变阻器位置,启动时应先0串接变阻器,启动完成后再接短路装置。

7.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太小:适当调高。

8.老式启动开关油杯缺油:加新油,达到油面线。

9.控制设备接线错误:校正接线。


电动机接入电源后溶丝被烧断

1.单相启动:检查电源线,电动机引出线,熔断器,开关触点,找出断线或假接故障后进行修复。

2.定、转子绕组接地或短路:纠正错误。

3.电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:将负载调至额定值,并排除被拖动机构故障。

4.溶体截面积过小:熔体对电动机过载不起保护作用,一般应按下式选择熔体,熔体额定电流=堵转电流/2~3即可。

5.绕线转子电动机所接的起动电阻太小或被短路:消除短路故障或增大起动电阻。

6.电源到电机之间的连接线短路:检查短路点后进行修复。


电动机通电后,电机不起动,嗡嗡响

1.改极重绕后槽配合选择不当:选择合理绕组形式和绕组节距;适当车小转子直径;重新计算绕组参数。

2.定、转子绕组短路:查明断路点进行修复;检查绕线转子电刷与集电环接触状态,检查启动电阻是否断路或电阻过大。

3.绕组引出线始末短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: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,检查绕组极性(用指南针)判定绕组首末端是否正确。

4.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:检查设备,排除故障。

5.电源未能全部接通:更换熔断的熔体;紧固接线柱松动的螺钉;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线断线或假接故障,然后修复。

6.电压过低:如果△联接电动机误接成Y连接,应改回△连接;电源电压太低时应与供电部门联系解决;电源线压降太大造成电压过低时,应改粗电缆线。

7.对于小型电动机,润滑脂变硬或装配太紧:选择合适的润滑脂,提高装配质量。


电动机外壳带电

1.电源线与接地线搞错:纠正错误。

2.电动机绕组受潮,绝缘严重老化:电动机烘干处理;老化的绝缘要更新。

3.引出线与接线盒接地:包扎或更新引出线绝缘;修理接线盒。

4.线圈端部碰端盖接地:拆下端盖,检查接地点,线圈接地点要包扎,绝缘和涂漆,端盖内壁要垫绝缘纸。


电动机空载或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、摆动

1.绕线转子电动机有一相电刷接触不良:调整刷压和改善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。

2.绕线转子电动机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:检修或更新短路装置。

3.笼型转子开焊或断条:采用变压器或其他方法检查。

4.绕线转子一相断路:用校验灯、万用表等检查断路处排出故障。


电动机启动困难,加额定负载后,电动机转速比额定转速低

1.电源电压过低: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检查电动机输入端电源电压大小,然后进行处理。

2.△连接绕组误接成Y连接:将Y连接改回△连接。

3.笼型转子开焊或断裂:检查开焊或断裂后进行修理。

4.绕线转子电刷或启动变阻器接触不良:检修电刷与启动变阻器接触部位

5.定.转子绕组有局部线圈接错或接反:见本表序号1。

6.重绕时匝数过多:按正确绕组匝数重绕。

7.绕线转子一相断路:用校验灯万用表等检查断路处,然后排除故障。

8.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:改善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,如磨电刷接触面,调压刷,车旋集电环表面等。


绝缘电阻低

1.绕组受潮或被水淋湿:进行加热烘干处理。

2.绕组绝缘粘满粉尘、油垢:清洗绕组油垢,并经干燥.浸渍处理。

3.电动机接线板损坏引出线绝缘老化.破裂:重包引线绝缘,更换或修理出线盒及接线盒。

4.绕组绝缘老化:经鉴定可以继续使用,可经清洗干燥,重新涂漆处理,如果绝缘老化,不能安全运行时,需要更换绝缘。


三相空载电流对称平衡,但普遍增大

1.重绕时线圈匝数不够:重绕线圈,增加合理的匝数。

2.Y连接电机,误接成△连接:将绕组接线改为Y连接。

3.电源电压过高:测量电源电压,如果电源本身电压过高,则与供电部门协商解决。

4.电机装配不当(如装反、定转子铁心未对齐,端盖螺栓固定不匀称使端盖偏斜或松动):检查装配质量,消除故障。

5.气隙不均或增大:调整气隙,对于曾经车过转子的电机需要换新转子或改绕纠正空载电流大问题。

6.拆线时,使铁心过热灼损:检修铁心或重新计算绕组进行补偿。


电动机运行时有杂音不正常

1.改极重绕时,槽配合不当:要校验定、转子槽配合。

2.转子擦绝缘纸或槽楔:剪修绝缘纸或检修槽楔。

3.轴承磨损、有故障:检修或更换新轴承。

4.定、转子铁心松动:检查振动原因,重新压铁心进行处理。

5.电压太高或三相电压不平衡:测量电源电压,检查电压过高和不平衡原因进行处理。

6.定子绕组接错:见本表序号1。

7.绕组有故障(如短路):见本表序号1。

8.重绕时每相匝数不相等:重新绕线,改正匝数。

9.轴承缺少润滑脂:清洗轴承,填加润滑脂,使其充满轴承室净容积的1/2~1/3。

10.风扇碰风罩或风道堵塞:修理风扇和风罩,使其几何尺寸正确,清理通风道。

11.气息不均匀,定、转子相擦。


电动机过热或冒烟

1.电源电压过高,使铁心磁通密度过饱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:如果电源电压超过标准很多,应与供电部门联系解决。

2.电源电压过低,在额定负载下电机温升过高:若因电源线电压降过大而引起,可更换较粗的电源线;如果是电源电压太低,可向供电部门联系,提高电源电压。

3.灼线时,铁心被灼过,使铁耗增大:做铁心检查试验,检修铁心,排除故障。

4.定转子铁心相擦:检查故障原因如果轴承间隙超限,则应更换新轴承,如果转轴弯曲,则需调查处理,铁心松动或变形时应处理铁心,消除故障。

5.绕组表面粘满尘垢或异物,影响电机散热:清扫或清洗电机,并使电机通风沟畅通。

6.电动机过载或拖动的生产机械阻力过大,使电机发热:排除拖动机械故障,减少阻力,根据电流指示,如超过额定电流,需减低负载,更换较大容量电机或采取增容措施。

7.电动机频繁起动或正反转次数过多:减少电动机起动及正、反转次数或更换合适的电动机。

8.笼型转子断条或绕线转子绕组接线松脱,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转子发热,使电机温升过高:查明断条和松脱处,重新补焊或扭紧固定螺丝。

9.绕组匝间短路相间短路以及绕组接地:按本表序号1。

10.进风温度过高:检查冷却系统装置是否有故障,检察周围环境温度是否正常。

11.风扇故障,通风不良:检查电机风扇是否损坏,扇叶是否变形或未固定好。必要时更换风扇。

12.电机两相运转:检查溶丝,开关接触点,排除故障。

13.重绕后绕组浸渍不良:要采取二次浸渍工艺,最好采用真空浸渍措施。

14.环境温度增高或电机通风道堵塞:改善环境温度,采取降温措施,隔离电动机附近高温热源,避免电动机在日光下暴晒。

15.绕组接线错误:Y联结电动机误接成△联结,或△联结电动机误接成Y联结要改正接线。


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空载电流不平衡,且相差很大

1.重绕时,三相绕组匝数不均:绕组重绕改正。

2.绕组首尾端接错:查明首尾端,改正后再起动电机试验。

3.电源电压不平衡:测量电源电压,找出原因,予以消除。

4.绕组有故障,如匝间短路,某组线圈接反等等:拆开电机检查绕组极性和故障,然后改正或消除故障。


层间绝缘击穿

1.层间垫条材质差,或厚度不够:改用材质好的,如环氧玻璃布板垫条,或适当加厚垫条。

2.层间垫条垫偏,或尺寸不合适:要求下料尺寸正确,操作细心,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。

3.线圈松动使层间垫条磨损:可加槽衬或加厚垫条;或采用VPI"整浸"工艺。


匝间绝缘击穿

1.匝间绝缘材质不良:用浸树脂漆补强或采用"三合一"粉云母带。

2.绕线.嵌线时匝间绝缘受损:严格按工艺规定操作。

3.匝间绝缘厚度不够或结构不合理:按匝间电压大小(见第三章)正确选择匝间绝缘厚度或绝缘结构。


绕组接地故障

1.电机长期过载,绝缘老化变质引起绝缘对地击穿:调整负载或更换容量合适的电机,避免局部过热。

2.输电线雷击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击穿绝缘:增添或检查防雷保护装置。

3.由于导电粉尘积累使爬电距离缩小产生对地击穿或闪络:定期清扫绝缘,增设防尘密封绝缘装置。

4.通风道垫后,齿压片开焊,铁心叠压不紧齿部颤动以及弯曲的齿压片刮磨线圈绝缘,导致绕组接地故障。:详细检查各部分焊接质量,变形情况,经校正或补焊保证垫片,齿压片等固定良好。铁心叠压不紧时应添硅钢片或加高齿压条,并重新压装铁心(对于内装压铁心,铁心不必从机座中取出)。

5.由于线圈短路烧焦绝缘,造成对地故障:检查短路原因,拆除部分线圈,补加绝缘并经浸烘处理。


绕组断路

1.线圈端部受到机械力、电磁力的作用,导致导线焊接点开焊:检查焊接点,重新补焊并加强绕组端部的固定措施。

2.焊接工艺不当,焊接点过热引起开焊:严格按焊接工艺操作。

3.导线材质不好,有夹层脱皮等缺陷:更换合格导线并进行绝缘处理。


绕组短路

1.线路过电压:调整过电压保护值。

2.绕组绝缘老化:更换绕组或有关部位的绝缘。

3.绕组绝缘缝隙内堆积粉尘过多:清扫或洗涤绝缘,然后再烘干-浸漆-烘干。

4.遭受机械力.电磁力作用后绝缘受损:局部补强或更换绕组.绝缘,然后再进行浸烘。


定子线圈绝缘磨损或电腐蚀

1.线圈与槽比间间隙过大(对于采用"模压"工艺的成型绕组):可浸1032漆或树脂漆,将槽部空隙填满。

2.槽楔松动:更换槽楔(调整槽楔的宽度或高度)或在槽隙下加垫条。

3.线圈外形尺寸超差:按图纸要求重绕线圈,见第二、三章。

4.防晕漆失效:起出线圈,重新涂防晕半导体漆。

5.绝缘粘有油污尘污:清洗或吹拂绕组上的污垢。


泄漏电流大

1.电机受潮:清理后将绕组烘干。

2.绝缘表面有油污.粉尘:清扫或洗涤绕组绝缘。

3.绝缘老化:更换绝缘。


介质损耗角增大

1.线圈遭到损伤,使绝缘内部产生较多的气隙:采取真空浸渍处理。

2.绝缘受损:清理后局部补强,然后浸漆,烘干。

3.绝缘处理不当:改进绝缘处理方法。

4.绝缘老化:更换绝缘。


线圈与端箍之间磨损击穿

1.线圈松动:绑扎后整浸树脂漆,然后烘干。

2.端箍固定不牢:同二十章第一条。

3.绝缘粘满粉尘:清理绝缘。若重新嵌线可将端箍材质改为非金属的。


线圈端部绝缘遭受机械损伤

1.拆装时碰伤:因按工艺规定操作,局部损伤可用环氧胶修复。

2.局部修理或更换线圈时将附近线圈碰伤:检查故障情况,可以局部修理或更换部分线圈。


槽楔松动

1.槽楔材质老化收缩:换槽楔,目前国内在F级、B级绝缘上采用的3240环氧玻璃布板其物理、化学性能较稳定,且有较好的热稳定性。

2.楔下垫条老化、松动:加厚垫条重新放入垫条及槽楔。

3.槽楔尺寸与铁心配合不当:参考第三章选择槽楔尺寸。

4.整块磁性槽楔在电磁力作用下磨损:改用磁性槽泥;若用整块磁性槽泥,应采用VPI"整浸"工艺。


伸出铁心部分的笼条拱起

1.当电机在启、制动和正反转状态时,笼条内流过较大电流,在电热效应下使笼条局部热胀,当起、制动状态终了后笼条开始收缩,在离心力作用下,当笼条端部强度不够时,便产生笼条拱起故障:

1.加热拱起部分,用机械方法使拱起部分调直。

2.拆下笼条,调直后再插入槽内焊接。

3.更换强度较高的笼条。


端部笼条沿转子方向弯曲

1.这种故障常发生在转子具有较大的圆周速度和实心端环电机转子上,是由钢制端箍固定不好,笼条在端箍圆周惯性力作用下造成的:

2.将端箍改用无纬带绑扎或更换玻璃钢制作的端箍。

3.加强端环与转子支架的配合,选用合理的公差配合尺寸。


焊接的铜端环,在焊口结触处断开

1.为了节省铜料。修理时有时采用几段铜料经焊接制成圆形端环,这种拼成的端环如果焊接不良,会在运行当中胀开,并割破定子绝缘:

1.采用铜料锻制整体端环。

2.改善焊接工艺。

3.正确切开焊接坡口。


铸铝转子风叶变形或断掉

1.拆装时机械损伤:按工艺要求正确操作。

2.铸铝时风叶有夹杂:采用氩弧焊机补焊。

3.校正变形风叶。


铸铝转子笼条断裂

1.铝液或槽内含有较多杂质:检查铝液化学成分。

2.用火溶化的旧铝复用,其中含有杂质:用火溶化的旧铝不可直接复用。

3.单冲时,转子冲片个别槽漏冲:融化铝后,将漏冲槽冲开。

4.转子铁心压装过紧,铸铝后转子铁心胀开,有过大的拉力使铝条拉断:更换铜笼焊接结构。

5.浇注时中途停顿,先后注入的铝液结合不好:更换新转子。

6.铸铝后脱模早:更换新转子。


铸铝转子槽斜线犬牙交错,歪扭不齐

1.转子叠片时槽壁不整齐:将铝融化后重新迭片。

2.假轴斜键与冲片键槽配合过松:更换或修理键槽。

3.转子铁心预热后乱扔乱滚,冲片产生周向位移:按工艺规程操作。

4.铁心叠压力小或有毛刺:溶化铝后,重新压铁,更换铜笼焊接结构。


笼条在槽内松动

1.笼条尺寸选择过小:按槽形选笼条尺寸。

2.槽形尺寸不一致:校正槽形。

3.笼条或槽形磨损:校正槽形,更换笼条。


楔形笼条由槽口凸出

1.电机转速过高:检查改极时转子强度。

2.上笼电流密度过大,启动操作不合理:应按规程操作。


双笼转子铜条开焊

1.电机处于频繁重载下起、制动运行:起动次数按产品说明书规定执行。

2.端环采用焊接结构时,工艺不当:按工艺规程正确施焊。


铜笼在端环处断裂

1.产生机械振动及笼条在槽内松动:解决振动和松动原因及故障。

2.端环采用焊接结构时,工艺不当:按工艺规程正确施焊。


铜笼开焊

1.焊接工艺不当:按正确工艺施工。

2.笼条与端环配合间隙不正确:使间隙均匀,在0.1~0.12mm之间。

3.笼条在槽内松动:处理松动(见前述方法)。

4.机组振动:解决机组振动。

5.焊条牌号不适合:选用合适的焊条牌号。

6.电机过载:解决电机过载问题。


铝端环有轴向和径向裂纹

1.铸造时铝液中含有夹渣:控制浇注温度和化学成分。

2.铝液含有杂质:清除铝液内杂质。

3.铸模设计不合理:修改设计。


电动机振动

1.轴承磨损:检查轴承间隙。

2.气息不均:调整气隙,使符合规定。

3.转子不平衡:检查原因,经过清理,紧固各部螺栓后校动平衡。

4.机壳强度不够:找出薄弱点进行加固,增加机械强度。

5.基础强度不够或安装不平:将基础加固,并将电机地脚找平、垫平,最后紧固。

6.风扇不平衡:检修风扇,校正几何形状和校平衡。

7.绕线转子的绕组短路

8.笼型转子开焊、断路:进行补焊或更换笼条

9.定子绕组故障(断路、短路、接地,连接错误等)

10.转轴弯曲:校直转轴。

11.铁心变形或松动:校正铁心,然后重新叠装铁心。

12.靠背轮或皮带轮安装不符合要求:重新找正,必要时检修靠背轮或皮带轮,重新安装。

13.齿轮接手松动:检查齿轮接手,进行修理,使符和要求。

14.电动机地脚螺栓松动:紧固电机地脚螺栓,或更换不合格的地脚螺栓。


轴承发热超过规定

1.润滑脂过多或过少:参照本章给的经验公式加脂

2.油质不好,含杂质:检查油内有无杂质,更换洁净润滑脂。

3.轴承内、外套配合过紧:过松时,采用农机2#胶粘剂或低温镀铁处理,过紧时,适当车细轴颈,使之符合配合公差要求。

4.油封太紧:更换或修理油封。

5.轴承盖偏心,与轴相擦:修理轴承内盖使与轴的间隙合适。

6.电动机俩侧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:按正确工艺将端盖或轴承盖装入止口内,然后均匀紧固螺丝。

7.轴承有故障,磨损,有杂物等:更换损坏的轴承,对含有杂质的轴承要彻底清洗,换油。

8.电动机与传动机构联接偏心或传动皮带过紧:校准电动机与传动机构联接的中心线,并调整传动皮带的张力:。

9.轴承型号选小、过载,使滚动体承受载荷过大: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。

10.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:更换新轴承。

11.滑动轴承油环转动不灵活:检修油环,使油环尺寸正确,校正平衡。

在线QQ
关注我们

手机站

返回顶部